首页

sm免费专区

时间:2025-05-30 05:47:51 作者:(友城故事)黄浦江与默西河,廿六春秋共潮声 浏览量:47809

  中新社上海5月29日电 题:黄浦江与默西河,廿六春秋共潮声

  作者 李佳佳 李秋莹

  同为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上海与英国利物浦在气质上极为相似。在携手同行的26年中,两座城市谱写出为人称道的滨水友谊之歌。

  近日,英国利物浦市议会内阁成员、副市长倪克(Nick Small)参加于上海举行的“世界市长对话·上海暨2025年上海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论坛”期间称:“要让利物浦成为英国最懂中国的城市。”

  利物浦是英格兰八大核心城市之一,也是英国著名商业中心。它坐落于英格兰西北部默西河漏斗状河口东岸最狭窄处,除了是英国第二大港口外,还素有“英国门户”之称。同时,利物浦也是一座音乐之城和文化之城,是披头士、泰特美术馆和航海博物馆的故乡。1999年10月,利物浦与上海结为友好城市。

5月28日,英国利物浦副市长倪克(Nick Small)出席“利物浦在上海文化活动日”并接受媒体采访。 李秋莹 摄

  倪克在该市政府任职超过20年,此前曾7次访华,4次访沪,其中2010年他来沪参加上海世界博览会,之后便频繁参与两国交流活动。2024年,他再次率团访沪时,特别提到上海城市发展的巨大变化,并表达了对深化双边合作的期待。

  28日,倪克在出席“利物浦在上海文化活动日”并接受媒体采访。他认为,英中两国持续关注民间交流至关重要。学术交流、互派教师、体验彼此文化以及在异国他乡进行学习,都会在相互协作中为两国带去益处。

  他说:“每次访问中国,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样也是利物浦和英国所要面对的。通过成为朋友、携手合作、分享彼此的实践并相互学习,我们能够化挑战为机遇,并充分利用这些机遇,让英国和中国都从中受益。”

  每每审视一些全球性问题,例如应对净零排放的挑战、全球化背景下的地缘政治挑战等,都让他相信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之间、利物浦与上海之间正在进行的合作,乃至英中两国之间的合作,必将造福于这两个伟大的国家和两国人民。

  “尽管当前围绕地缘政治存在很多杂音,但若以长远眼光看待此事,意味着我们必须保持开放、成为朋友,必须行动起来、向外看。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受益。”倪克说。

  事实上,利物浦与上海的结缘远早于1999年。利物浦拥有欧洲最古老的华人社区,而这一社区最初正是来自于上海。15年前,利物浦在上海世博会上呈现了唯一一座由地方政府和投资方共同设计建造的英国城市场馆,将历史遗迹和城市复兴的成就浓缩在900平方米的场馆内,展现在中国乃至世界面前。

  如今,说起这段往事,倪克认为利物浦在与上海结好期间建立的众多联系,如今已在文化、商业以及民间交流领域结出丰硕果实。

  2010年上海世博会,利物浦的参展案例坐落于城市最佳实践区。时至今日,倪克依然认为两座城市应对共同挑战的关键在于“分享最佳实践,分享处理问题的方式”,比如利物浦与上海一样拥有大量历史建筑,如何使其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得以重新开发,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利物浦积累了大量经验。倪克认为:“在规划政策、公共政策制定方面,包括如何与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者共创方面,我们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

  在倪克看来,利物浦与上海结为友好城市最大的变化就是有更多利物浦人来到中国。“在利物浦,他们(指利物浦人)把中国的开放和中国的崛起视为一股可以为世界带来积极影响的力量。”倪克期盼,英中两国政府都能够从两座城市之间的友好城市关系中学到很多,“我真心希望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因为归根结底,这是为了创造双赢的局面,对利物浦和上海是双赢,对英国和中国亦如是”。(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这些代表带来最新消息,振奋人心!

上次访哈期间,习近平主席就指出,双方要加强国际协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中哈贡献”。

聚焦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网络货运发展洞察报告》在天津发布

而《醉锦图》作为一台既传承了中国传统美学文化的美好与经典,同时又极致演绎“酒中美学”的舞台剧,又是如何表达美酒中的美学基因,带给人们独一无二的美学体验?在3月19日美学盛典中,萨迦多吉与成都著名评书艺术家李伯清、水井坊首席市场与数字商务官周苑忻一起进行了解读。

南宁市江南区文岭小学校长、高级教师曾丽表示,《狼洞的外婆》有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传递出成长、亲情和勇敢的力量,也让人在阅读中拓展视野、陶冶情操、获得审美体验。她希望家长、老师和学校共同努力,关注孩子们的阅读质量,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一个美好的阅读环境。

一群随苏翊鸣踏上雪板的“娃娃兵”

“济南公安始终坚持法治理念,让企业群众切实感受到公正无处不在。”李海峰称,该市警方全面部署护航重点项目“五大行动”十六条措施,推出涉企警情“吹哨报到”、货运车辆“平峰畅行”等创新机制,保障项目开工落地。深化“黄河安澜·生态警务”,配强七大领域1357名特色警长,纵深推进黄河生态保护“雷霆行动”,守好泉城绿水青山。开展“清源”“护税”“护航”“清风”四大行动,建成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警务工作站”“商标保护协同联动工作站”,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数”看75载现代农业普新篇

林剑:在“一国两制”下,香港经济蓬勃发展,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持续巩固,特别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一直具有强劲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